【原标题】
全市首例买卖微信号涉刑案判决
涉案微信号多达1381个,株洲金额高达769万元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贺天鸿) 微信是首例涉案中国网民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但一些不法分子却通过买卖微信号非法获利。买卖ssni388网址近日,微信万元天元区人民法院判决了我市首例买卖微信号刑事案件。号涉
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刑案郑某在家中通过网上收购使用半年以上、判决能正常使用不被提醒异常且解绑了银行卡和手机号的金额微信号,然后转卖给他人赚取高额差价。株洲郑某在与买家的首例涉案交易过程中,银行账号被冻结,买卖同时,微信万元获悉买家在柬埔寨可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号涉但为了赚快钱,刑案郑某继续出售微信号给他人非法获利。判决ssni388网址2021年3月,郑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查实,郑某共售出微信号1381个,其中涉嫌电信诈骗的微信号有13个,共计涉案金额769万余元。通过买卖微信号,郑某获取利益9万余元。
法院审理认为,郑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因郑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从宽处理。综上依法作出判决:郑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八千元;对郑某违法所得9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该案一审判决后,郑某未提起上诉。该判决现已生效。
【记者手记】
非法租售微信号害人害己
微信号和手机实名绑定,与银行卡绑定,和自然人一一对应,最高法去年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明确:微信号可认为是公民个人信息。
丢失或买卖个人微信号,有可能帮助电信诈骗分子转账跑分,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出租、转卖微信号来赚钱,看起来轻松简单,实则具有很大的潜在法律风险。尤其是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还依旧出租出售微信号、手机卡、银行卡等,就会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甚至洗钱等犯罪行为的帮凶,这是害人害己的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上也从来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可能是铁饼。广大市民要保护好自己及他人的个人网络信息,提高防范意识,以免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帮凶。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
举报/反馈